在農業金融範疇,張博文以為自己應該專心於做危險、獲客、和搜集職業數據等拿手範疇。
文|鉛筆道記者 程用傑
近期,中美貿易戰現已成為一個常態化的工作,我國農業現代化火燒眉毛,而這離不開農業金融的開展。“據我國社科院查詢,在鄉村有56.8%的農戶表明資金很嚴重,而以為鄉村借款不便當的農戶占到 69.6%,這是一個3萬億的金融商場。”張博文說道。
上一年9月,張博文創建“年代農信”,為農業供銷商供給供給鏈金融科技服務。公司於上個月發動,現已服務近20家客戶,累計假貸約600萬。
5月,“年代農信”取得星瀚本錢天使輪數百萬,資金將用於團隊建造、體係構建及商場拓寬。
“年代農信”經過增大供銷商的規劃,然後進步整個農業的出產功率。
注:張博文許諾文中數據無誤,為內容實在性擔任。鉛筆道作客觀實在記載,已備份速記載音。
“農業部最新數據,全國鄉村承包地確權麵積已完結10.5億畝,土地確權掛號已完結80%,農業金融的革新已來。”張博文說道。所以,2017年9月,他創建“年代農信”,協助農業經銷商和零售店在金融機構取得借款。
此前,張博文曾任安全銀行、光大銀行支行行長,有十多年的金融職業從業閱曆。他顯著感到跟著國家對農業支撐的力度越來越大,金融機構出資農業的誌願也日漸激烈。由此,2015年,他跟上市農藥公司諾普信協作,創建農泰金融,給農戶供給融資服務。
很快,張博文發現,資金征集本錢很高,自己更應該專心於做危險、獲客、和搜集職業數據等拿手範疇。“年代農信”專門匯總剖析農業範疇中心數據,給出數據模型,作為金融機構的參閱依據。
完成農戶和金融機構之間信息對稱是“年代農信”需求處理的問題。兩年的農業金融創業閱曆,他發現傳統的金融機構和農業範疇之間思維習慣不同,農戶不知道怎麽找金融機構借錢,金融機構不知道怎麽去做農戶的風控。金融機構往往喜愛標準化的東西,而底層的農戶缺少根本的信譽根底,有的人甚至連銀行卡都沒辦過,徹底是口頭協議和現金交易,徹底沒有痕跡。
“年代農信”撬動整個職業的支點是供銷商。供銷商從廠家進貨後,公司能夠依據訂單合同、貨物運輸、出入庫等信息,做出齊備的數據模型給協作金融機構供給危險評價陳述。
供銷商能夠等候賬期回款後還借款,為了縮短賬期,還能夠為下流的零售店及栽培大戶擔保,為下流取得借款。張博文表明:“當供銷商的資金不受限製後,更能構成規劃效應,然後進步整個農業供給鏈條,進步職業的出產功率。”
農業金融中心是風控,為了進步風控才能,“年代農信”探索出一套方法論。榜首,為了保證每一次的數據阻隔,關於同一供銷商來說,種子和農藥需求分兩次獨立假貸,以便能夠彼此穿插驗證;第二,供給商是借錢主體,可是他們自身是不碰錢,錢直接到出產廠家。
風控的中心是保證數據的實在性。“年代農信”分別從三個方麵來保證,一是保證真人,結合當地的環境,保證自己是經商的;二是有實在的生意、供求關係,包含下流的出售才能、賬期、回款數額等相關數據;三是,全體的貨物運輸、出貨、倉儲等信息都需求承認。
張博文以為:“作為數據供給商,應戰首要來自內部,怎麽供給共同、實在和有價值數據。由於關於金融機構來說,數據供給商能夠進步數據維度,添加其危險的可控性。”
張博文坦言:“在包含傳統銀行、P2P、上市公司把握的金融公司在內的資金端,雖然對農業的出資誌願越來越激烈,但就實際操作而言,還有很遠的路要走。”
在產品優化上,張博文以為需求從兩個方麵著手。一方麵是完成東西的線上化,削減打擾用戶的次數,下降客戶的解說和信賴本錢;另一方麵,在農業流程和辦理優化上給予供銷商更多的服務,為供銷商規劃化供給更多支撐。
現在,“年代農信”客戶有70%~80%是供給商,已服務約20家客戶,借款額度是30萬~50萬,假貸周期全國均勻5.5月。
“年代農信”團隊大約10人。在今年年底,人員估計擴充到30人,服務1000名客戶,將掩蓋山東、廣西、安徽、河南、河北五個農業大省。
/The End/
修改 | 薛婷 校正 | 南鏡
鉛筆道簽約記者
顶: 7721踩: 2437Copyright © 2019 Powered by 他幫農業供銷商拿借款 首月假貸600萬 獲星瀚數百萬天使輪融資,分毫不爽網
评论专区